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章戏剧性叙事和叙事性戏剧(1 / 2)





  突然有人大喊大叫:

  “真是气死偶了~!

  气死偶咧~!”

  他是在生谁的气?

  我不知道。

  我看着镜子,看到了自己。

  我突然明白,在我的脑海里存在着另一个我,我当和那另一个我争辩。

  就好像,是在同另一个人说话一样。

  这可着实有趣到了极点。

  但我不知道,谁会赢。

  于是我便明白,所有内心独白其实都是对白。

  然后我更为明确的意识到,当角色说话时,他一定是在跟谁说话。

  这是必须的,哪怕是在跟自己的分身说话,或者说和自己对话。

  这事儿看起来似乎非常戏剧化,角色的话语之间充满冲突。

  每句话都在作者的安排下指向了一个特殊的意旨,这样的行动在场景中造成了反应。

  然后局面忽然打开了,天空突然晴朗了。

  而这时,我们便需要在场景外说话。

  于是,第四墙这位先生,又一次的倒下了。

  你们便能看到,角色踏出了故事的戏剧之外说话。

  对着读者们,说出自己的对白,一种角色的口语行动。

  从而唤起读者对过去事件的回忆,或者说想要这么做。

  又或者只是引起对于未来事件的好奇。

  但是,更多的时候,作者会在这里遣词用句的去误导读者们。

  让他们原谅这一角色,这一特定角色过去的不当行为。

  进而引领读者们顺应他偏差的视点,去看这一特定角色的敌人。

  于是在不同的故事中,促使角色行动的需求,和他们说话时将采用的策略,那可真就是层出不穷了。

  同样地,我们也都知道,角色如同我们一般会在脑中自语。

  同自己对话。

  他可能是在追求各种目的,就如同我一心只为了水字数。

  可能是为了乐趣,而不断地重温旧梦。

  那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脑海中反复的回放着,直到成为噩梦。

  也有可能是在困惑于能不能信任,那一份特殊的爱。

  他所爱远在天边,又或者近在眼前。

  更有可能是在幻想着,生命中尚未到来的,只属于未来的希望。

  希望是无谓的幻象吗?

  并不总是如此。

  “所有人都将弃你而去。”

  “你早已迷失了自我。”

  于是这些想法在脑海里升腾,流转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乃至真实与幻想之间。

  我太知道了,梦如意识,这是古老谚语的智慧。

  没有人比我更懂意识和梦。

  在现实中,大部分梦境的碎片都不值一提。

  这些超傻的,没啥意义。

  但那些被意识视为不值得保留的,扫进了垃圾堆的碎片,一直都在阴暗地存活着。

  当然,那里也有可能是阁楼,或者储藏室之类的地方。

  总而言之一句话,非常阴暗的地方。

  我小时候曾用一整个下午去苦思一道难题,数学方面的,关于函数的。

  一直到我不得不入睡前,我都没有解题思路,整个大脑一片混乱。

  但是在梦中,或者说在我入睡后,我的大脑依然是在运转的。

  我此刻依稀能想起来,我大概是在梦里得出了答案,以及解题过程。

  而且,可能是对的解答。

  但梦终究只是意识深处的泡沫,我知道现在才逐渐想起这些。

  而在那时,我只记得一个“解”。

  很多时候,梦会让人更了解自己,会显现出我们不想要有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