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给六扇门大佬递烟第68节(1 / 2)





  “这次过龙门对于朝廷来说很重要,皇上的意思是……”他低了低声音,“看能不能想办法,让朝廷全盘接手西三郡。”

  段崇静默良久,问:“皇上想让谁来接手?”

  沈鸿儒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段崇盯着他的眼睛,像是非要从他眸中探究出来甚么似的,沈鸿儒教他看怕了,兀自笑了两声,“你以为还能有谁?”

  傅谨之。

  段崇阖了阖眼,当真觉得棘手至极。如果真得选定傅谨之作为新一任的“大管家”,那么他近二十年的岁月都要蹉跎在边疆,回京之期更为渺茫。

  “皇上就没有考虑过成璧?”段崇说。

  沈鸿儒说:“为了大周,总要有人牺牲。更何况傅谨之手握重兵,朝廷中不少武将都是老侯爷的亲信,他在边关才能活得更长久。对于小郡主来说,这也是件好事。”

  “好事?”

  “寄愁,傅谨之一旦回朝,郡主的婚事就由不得她自己了。”沈鸿儒眼眸深沉,“到时候皇上会将她许配给谁?那么多皇子,总会有一个妻位给她。”

  段崇脸上毫无变化,拳头却已握得硌硌作响。

  沈鸿儒倒是一派的风轻云淡,将茶盏稳稳地放下,温声说:“此次下西三郡,你令郡主同行,届时想办法过了傅谨之那一关,成了亲再回京。”

  段崇声音冷了几分:“多谢沈相提点,这件事我自有定夺。”

  沈鸿儒扬了扬眉,没再说话,半晌后他又想起一件事,说道:“另外,几个月前,鹤州郡刺史遭人刺杀身亡,呈交到刑部的卷宗有点问题,你到了之后,先去摸一摸这个案子。”

  “甚么问题?”

  “因为物证、人证确凿,鹤州郡守就判了案,可卷宗中却少一份仵作验尸的记录。过龙门的节骨眼上死了个朝廷大官,这事还是慎重仔细一些才好。”

  段崇答应下,承诺到了西三郡会先从鹤州郡守那里重开卷宗,再行审查此案。

  待沈鸿儒再嘱咐了几件要注意的事项,段崇就拜别了他,回到六扇门里来。

  吏部下达的公文已经送到,指派他护送乔守臣巡察西三郡。

  段崇安排杨世忠带领一队信鹰随他一起去西三郡,裴云英则留守六扇门,暂代魁君一位。

  交代完一切事务之后,他才去到傅成璧的值房当中。

  她这处小院处,不知何时编了个花藤秋千,昭昭正漾在秋千上晒暖儿。听到脚步声,懒洋洋地睁开一条眼缝看他,高兴地喵喵叫了两声,从秋千上跳下来跟到脚下,蹭了蹭他的流云黑靴。

  段崇一只胳膊将它揽到怀中,进门时,玉壶正给傅成璧研墨。她见是段崇,想必是有要事相商,故放下乌玦,行礼俯身退出值房外。

  傅成璧写得入神,也没抬头,就道:“等我一下。”

  段崇就抱着昭昭安静地在一旁等候。待写完最后一个字,笔锋一勾,手腕轻抬,她也不顾得去看墨迹干化,抬眸望向了段崇。

  瞧见他,傅成璧才想起昨晚的事,一时羞赧不已,脸上不禁发了些许红晕,轻声道:“你来了呀。”她背过去手,手指拢得紧紧的,“昨晚……剑圣师父没有为难你罢?”

  段崇摇摇头,眼眸含笑地望着她。傅成璧见他眸中比以往还要更温柔些,下意识将发捋到耳后,心里酥软一片,想着也不知剑圣师父究竟怎样看她的,但傅成璧到底是女儿家,段崇没有多说,她也没好意思多问。

  段崇转而道:“皇上派我陪同乔大人南下,去西三郡巡视。”

  “西三郡?”傅成璧满目疑惑。

  段崇将昭昭放下,与傅成璧一同坐到书案前。

  他拢住傅成璧的手,将此行去西三郡的目的一一与她说清楚了,无论是声音还是神情都多为柔软,不像他平常的样子,“等处理好过龙门的事,我和师父亲去军营,向你兄长提亲。”

  傅成璧眼睛一瞬全是惊喜,“那皇上可否允我一同去?我……我已经很久都没有见到哥哥了,很是想他。”

  与傅谨之为数不多的见面中,印象最深的一次还是在她与李元钧大婚之时。

  傅谨之对李元钧一字一句地嘱咐道:“璧儿她喜欢你,今生只想嫁你一人,臣虽不欢喜,但更不愿见到她灰心意冷。臣今天将她好好地交给王爷,愿王爷一辈子都爱她敬她,万不要让她伤心难过。”

  这句话后应当还有一句,傅成璧在很久很久之后才知道,那时候哥哥还做出过一步妥协。

  李元钧登基后,边关上了一封折子。她在御书房中无意间见到是哥哥的字迹,擅作主张地打开来看,字里行间除却陈述军情,多是问她安好。

  末了,上书——皇后一切遂心,臣也会如皇上所愿,永远镇守在雁门关外。

  一些事,傅成璧都不敢细究。她眼眶发红,轻轻攀住段崇的肩,依到他的怀中,略有些哽咽地问:“寄愁,你能想办法让我去一趟雁门关么?”

  作者有话要说:

  傅成璧:想哭哭……

  段崇:不哭不哭,明天就带你去找哥哥!

  傅谨之:来吧!臭小子!!放马过来吧!

  第76章 出京

  傅成璧之所以会这么问, 是因自己身处官家,没得自由,所以即便从前再思念兄长, 她也没动过能够出京去寻的念头。

  她来京之后就是侯府里深闺小姐, 京城规矩多,自然不如她从前在庐州家中的时候自由自在。

  她现在每日不用囿于府中皆得益于大长公主从前推行的女官制度,也心知能到六扇门来做个整理卷宗、撰写书录的差事, 已然是皇帝舅舅对她最大的宽宥。

  然而段崇却不一样, 他曾是仗剑行四方的游侠剑客,本就是自由之身, 即便在六扇门当差,行事也多随心所欲。

  她恐教段崇为难, 又改口道:“不如我明日进宫,亲自向舅舅请命去西三郡。他若当真顾念我, 应当也不至于非要留我在京……”

  朝廷上有些事,段崇并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