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章16.写大字的小姑娘(1)(1 / 2)





  一边上学一边继续写大字挣工分,徐灵灵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前所未有的充实。小学校的教室利用率也极高,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给大人们上课,刘老师的嗓子都快哑了,只好让另外一个老师帮忙,这才能缓缓嗓子。

  为了这个,队长还亲自写了张证明到公社盖了章,好证明那老师是在他们这个村里参加学习的。

  徐灵灵上学上的很轻松,五、六年级的课程她去年就学完了,要不是为了等着虎子一起上中学,去年她直接上初中都没问题。她这两年辛辛苦苦写那么多作业是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跟哥哥一起上学。她得看紧了哥哥,别让哥哥走了弯路。

  一个熊孩子讨人嫌,一群熊孩子是灾难,尤其是这群熊孩子还被惯得无法无天以执法者自居的时候。她无力与整个社会对抗,但能拽一个是一个。

  本来已经上初一的刘红军也被他爹扣下了,这小子跟着人家去破四旧,回来就被他爹给揍了一顿按家里了,复学的时候也没让他再去。说是徐家的人聪明,他一个人去上初中不放心,还是跟徐家这俩一起去好了。反正小学改成五年制了,他们兄妹俩今年就能上初中。

  徐灵灵私下判定:一个年龄大的刘红军是他们这三人组的武力担当,一个她是智慧担当,至于夹在中间的虎子,只好当个跑腿儿的了。

  大妮姐没能来,反正不来也能有毕业证,她得出工,能多挣几个工分是几个。她弟弟二壮,目前正就读于二年级。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跟徐灵灵一样,既能跳级又能挣工分的。

  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在麦秋的时候暂告一段落,但徐灵灵仍旧在写大字。只不过不仅是为每家每户写了,她得写贴在村子里的标语。

  公社说了,过麦秋也不能耽误思想进步,还是要检查各村的学习情况的。队长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时令不等人,还要学习,怎么学?晚上都得压麦子呢!

  徐灵灵主动请缨,队长叔你别急,咱们可以这样这样这样办。队长美滋滋地摸着她的头,这孩子怎么这么灵呢?老徐家的灵气儿全跑她身上去了。

  于是,在公社来村里检查工作的时候,就见满村贴着大字。这边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那边是“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水井旁贴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小学校的墙上贴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打麦场旁边的树上也贴着标语,一棵树上贴着“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旁边树上贴着“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还有一棵树上贴着“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公社干部指着几棵树表扬:“这个好,最合景。”

  队长看过去,那几棵树上贴的是一组语录,合起来就是“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旁边干部指着另一棵树:“这个也不错。”

  那棵树上贴的是“不打无准备之战”。

  队长指着没空下一棵树的小树林笑:“俺们村的人都说了,生产劳动也不能忘学习,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学习,一点儿都不累!”

  公社干部很满意地走了,很快就把刘家村当成了典型汇报到县上去,说这个村的人觉悟高,方法秒,生产学习两不误,这都是公社领导的好!

  县里的干部也很满意,派了俩干部下来看了看,回去就把公社的材料改了改,把公社和刘家村当成了典型汇报到地区,说这个公社的这个村觉悟高,方法秒,生产学习两不误,这都是县里领导的好!

  地区的干部觉得这个不能放过,群众里头出智慧,必须汇报!于是,报告词又被改了改,说某县某公社某村觉悟高,方法秒,生产学习两不误,这都是地区领导的好!

  刘家村的人不知道他们村成了典型,徐灵灵更不知道自己灵机一动出的主意引起了这么多层干部的重视,他们只知道过了麦秋,公社又来人了。

  这回给他们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公社决定办一个畜牧场,要集中养猪养牛啥的。地要从附近三个村子里划拨,房子让刘家村的人去盖。到了畜牧场建起来了,他们村的人占畜牧场人员的一半!

  因为要被划走一部分地而沮丧的队长,瞬间就美了。

  地是三个村子平摊的,他们刘家村占大便宜了!

  队长乐颠颠地送走了公社干部,回头立刻组织青壮劳动力,盖房子去!

  这回不按工分走,按出工单算!

  满村沸腾,麦收已经过了,地里的活儿妇女们完全没问题。不就是盖房子吗?听说檩条大梁啥的都要先紧着他们村的买呢!

  队长带着满村青壮忙了一个夏天,把村里成材的树都卖了,拿到钱第二天就分了下去。徐大柱分到了二十五块三,高兴得不要不要的。

  然后就是派谁去畜牧场上班的问题,他们村有三十个名额,队长祭出抓阄宝典,还是按家抓。至于哪家去谁,他不管了。

  说是不管,还是说了句只要男的不要女的,还得是壮劳力。这可关系到村里的脸面,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要知道另外两个村子对他们村,可是有一大肚子意见的。

  为了公平起见,队长发话,这回不按小家算了,按大家算。这样那些家里有好几个成年的儿子,但儿子还没全结婚分家的人家就没意见了。要是按大家算的话,也不过就三十多家,这个抓取率就比较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