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节(1 / 2)





  国师黎桑策马在前面色如常,侍卫分列马车左右,将临安王护了个严严实实,似乎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个个面无表情目不斜视。

  倒是街边围观百姓面露不耻之色或多有愤慨,连前来接待引路的官员也十分尴尬。

  派这样一个人出使晋国求娶公主,可见北魏态度何其轻慢!

  然而无人敢置喙一词。

  北方边境大军压境,薛铖留驻京师,连年征战已使王朝疲累不堪,如今好不容易获得这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些主和派的党羽不敢露出哪怕一个不满的眼神。

  北魏似乎正是拿捏住了这一点,所以使团排场奢华敢比肩王驾,临安王敢当街恣意妄为,国师黎桑敢孤身潜入京师。

  瞿嬴和美人侍妾在车内肆意调笑,兴头上来了,还大笑着掀起珠帘,随手将些金银珠宝抛洒向路边。不少人蜂拥哄抢,也有不少人面露鄙夷之色,甚至拦住了蠢蠢欲动的同伴。

  但即便如此,街道旁也顿时乱了起来。

  左骁卫的士兵们不得不出手阻拦,看向使团车驾的眼里也带上了几分愤然之色。

  黎桑看见骑马立于路旁的薛铖,面上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待走近时他突然开口低声道:“昔日在沙场上手刃我魏国儿郎的铁血杀神,今日却亲力亲为在晋国京师护卫魏国使团车驾,不知心里是何感想。”

  薛铖眼眸幽深,按在腰侧佩剑上的手紧了紧,终究没有说话。

  黎桑很快与他错身而过,仰头发出一串大笑声,糅杂在美人的柔声娇语、百姓的哄闹以及车驾马蹄纷乱的声响中,格外刺耳。

  这短短一路,北魏使团目中无人、临安王当街与侍妾嬉闹戏耍百姓、国师黎桑出言挑衅薛大将军的事迹眨眼传遍京城。

  尚在茶楼说书的溯辞听闻后怒从心起,顿时恶向胆边生,把这些年路上听闻有关临安王各色不知真假的传闻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而后卦也不算,急匆匆跑回家换了身行头,跑去鸿胪驿馆附近蹲守。

  临安王与黎桑入宫面圣,随行的侍卫和姬妾自然被先安置在了驿馆。那几个临安王姬妾十分傲慢挑剔,将住所从里到外挑了个遍,连一丝灰尘都要讽上半天,把驿馆上下气得七窍生烟。最后勉为其难地歇下,负责接待的人吹胡子瞪眼地走了,简直不想再理这帮事儿精。

  许是这几个姬妾把驿馆人员折腾得头疼,众人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那些手持兵刃的侍卫身上,她们居所附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处岗哨。

  没过多久,一个披着浅灰色斗篷的女人轻手轻脚地从驿馆角门溜了出来。

  即便已褪去一身华贵的钗环服饰,然而那张极美的脸和眼角藏不住的万种风情还是让溯辞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她。

  这个时候偷偷溜出驿馆做什么?

  溯辞一口咬下糖葫芦串上最后一颗山楂果,鼓着腮帮子慢慢跟了上去。

  第29章 潜伏

  即便有北魏使团这个不甚愉快的插曲, 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京城各市集见的热闹景象,尤其今日在浣花溪还有花市的赏花会。

  溪水潺潺,两岸各色花卉争奇斗艳,还有不少前来赏花买花的公子小姐,云鬓香腮人比花娇。

  那个灰袍女子就这样挤进了熙攘的人群中,溯辞紧跟其后,只见那女子在人群中穿行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不一会儿又一头扎进人群,三两下失去了踪迹。

  溯辞拔腿就追, 可惜人群密集摊铺众多,好不容易瞥见一闪而逝的脸庞,又很快失去线索。最后她将花市逛了个遍, 却再没能发现那张艳丽的容颜。

  跟丢了?

  溯辞举目四望,微微皱起眉头。

  一旁的商贩见她踟蹰, 殷切地捧了盆娇嫩的月季凑到她跟前卖力推销起来:“姑娘,我们家的花满京城人人都赞一声好, 你看这品相这……”

  商贩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溯辞一个字也没听进去,目光在熙攘的人群中穿梭搜寻,嘈杂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入耳膜,其中有一个十分熟悉的声音令她浑身血液陡然凝滞——

  “可惜没赶上牡丹花开的时节。”

  一声叹息, 却没有多少遗憾的成分,声音带着丝丝的沙哑和与生俱来的轻慢,是溯辞此生都无法忘记的声线。

  她霍然转头循声看去, 只见身后不远处的花架旁,火红的花朵妖娆盛放,那样浓烈的红色之中是一双狭长的眼,眸光没有丝毫温度,冷锐如同山野间捕猎的灰狼。那双眼似乎也看到了她,微微一眯,有笑意一闪而逝。

  溯辞骇然后退半步。

  北宫政、那是北宫政!

  此时恰有结伴同游的女郎巧笑着从她面前走过,紧紧这一瞬短暂的交错,等溯辞再抬眼看去时,花架旁哪里还有人影?!

  她疾步上前,可不论是举目张望还是询问商贩,都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彻底失去了踪迹。

  溯辞立在人群中,慢慢收紧了拳头。

  那是北宫政,她绝不会认错。既然黎桑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来到京城,北宫政又为何不能?那个从驿馆出来的女人恐怕就是来找北宫政的,这次北魏使团来京,到底准备做些什么?

  她想到了薛铖的死劫,心里涌起一阵惶恐。

  难道黎桑也算出什么了?

  思及此处,她不再犹豫,转头挤出热闹的花市,朝左骁卫府狂奔而去。

  ***

  临安王与黎桑入宫面圣,奉上北魏国书,带来了北魏帝王欲与晋国修好的诚意与条件。

  其一,魏晋两国从此休战,双方以渭水河为界限,不再越雷池半步;其二,两国需交还双方被俘将士;其三,北魏欲为太子北宫政求娶晋国公主为太子妃。

  国书不像临安王张狂的做派,反而十分合情合理,何况使团此番还带来了丰厚的聘礼,其中就有一颗极为罕见的鲛珠。承光帝心情大好,自然欣然应允,唯有宫中数位适龄的公主战战兢兢,有几个沉不住气的早就抱着母妃哭晕了过去。

  之后承光帝摆宴宴请北魏使者,薛铖对这种宴会不胜其烦,他也本就属于边缘人物,寻了个空档便同魏狄一道离宫返回左骁卫府。

  红墙巷道高且深远,二人并肩缓步而行,待至无人处时,薛铖低声问:“可寻到合适的人了?”

  “寻到了。”魏狄应道:“在留守的亲卫弟兄里挑了几个机灵的,定会牢牢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