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节(1 / 2)





  村民们不远不近地围观着,小声而热烈地议论着。

  他们的目光从这毛色鲜亮的马匹上移到那五名威武雄壮的护卫身上,然后再移到马背上那个神色严肃、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身上。

  陈将军已年过四十,身材魁梧健壮,由于常年日晒,脸色变成了古铜色,身着一袭玄色便服。虽然他已经尽力让自己平和亲切些,但身上那股常年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肃杀凛冽的气质,还是让寻常人不敢靠近。

  村民们说话的声音都不由自地变小了。

  有人用羡慕的声音说道:“也不知道张老三是交了啥好运,先是儿子中举,就连随便娶了个儿媳妇的爹也是个大人物。”

  有人附和道:“是呀,当初听说小北娶黑妮时,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是脑子进水了呢,谁能会想到这会有今天这种好事?”

  也有人长叹道:“唉,你说我咋就遇不到这种好事呢?”

  “……”

  大家正议论得热火朝天,突然有人喊道:“快看,正主来了。”

  众人侧头望去,就见张小北正牵着寻音往这边走来。寻音见这么多看着他们两人,赶紧挣脱开张小北,在家里这样就行了,在外面让人瞧见多不好。

  双方越来越近,突然,陈将军猛地一勒缰绳,停了下来,后面的士兵也只得跟着停下。

  陈将军定定地看着前方那个身影,那就是他的女儿。她离开时只有六岁,才到他腰间那么高,十六年过去了,她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了大姑娘,她的身边还跟着她的丈夫。陈将军突然喉头哽塞,眼眶微有湿意。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寻音走着走着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她呆呆地望着马上的那个人。那张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孔。

  她心头有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是一句都说不出。

  陈将军翕动了几次嘴唇,才用颤抖的声音喊道:“靖珠!”

  寻音一脸恍然,原来,她的名字叫靖珠,真好听,比黑妮好听一百倍。靖珠,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父母给她取这个名字,应该是含有掌上明珠之意吧。为什么上天要跟她开一个玩笑,叫她幼年离开父母,颠沛流离,流落到黑家当牛作马……

  那时候,每当她受了委屈时,她就在不停地在心中描摹着亲生父母的模样,寻音想着这些,眼泪不觉汹涌而出。

  张小北十分理解寻音此时此刻的心情,他的眼角也不由自地有些湿意,不过尚能克制自己,他扯扯寻音的衣裳,随即上前一步,向马上的岳父大人弯腰施礼:“小婿张小北拜见岳父大人。”

  陈将军的情绪慢慢恢复正常,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张小北一眼,这个年轻后生一看就是个微弱书生的模样,俊秀斯文有余而健壮不足。不过,白知县曾在县里大大夸赞了他一番,他来到成新县时,沿途也打听过张小北的为人和品性。大体来说,他这个女婿还是比较满意的。不管怎么说,在女儿落难时,是他屡次伸出援手,在女儿被黑家逼婚时,他不惜得罪黑家也要帮助女儿逃跑,还有他们成亲时,尽管家人强烈反对,他也没有屈服,这两点足以证明他是个有担当的男人。这一点,让陈将军对张小北是刮目相看。

  张小北是第一次见岳父,陈将军又何尝不是第一次见女婿,因此,他抽抽嘴角,用十分生硬的语气说道:“贤婿请起。”

  有了张小北打头,寻音也终于恢复了正常,她跟着张小北上前叫道:“……爹。”

  陈将军跳下马来,走到寻音面前,用慈爱又歉疚的目光看着她,低声说道:“靖珠,爹来晚了。”

  寻音脸上挂着泪珠,拼命地摇头:“不不,只要这辈子能见到爹就好,一点都不晚。”

  围观的人群突然间安静下来,默默地看着这一幕,有那些心软善感的妇人已经忍不住哭了起来。

  陈将军很少露出这么感性的一面,他这会儿已经控制住了情绪,只对女儿女婿说道:“咱们走吧。”

  寻音也赶紧擦擦眼泪道:“是,爹,咱们快回家吧,公公婆婆正在家里等着呢。”

  张小北趁着寻音和父亲说话,他便上前去牵陈将军的马,没料到那马脾气挺不好,头不停地乱甩,就是不让他牵。

  陈将军笑了笑,说道:“追风不喜欢让生人牵。”说完,他叫来一个亲卫来牵马。

  张小北和寻音一左一右走在陈将军两边。

  有一些围观群众已经散了,还有一些继续跟着看热闹。

  陈将军边走边跟两人说话。

  说话间,就到了村南头的张家门口。

  胡氏和张耀祖他们刚手忙脚乱的收拾妥当,换上了见客的衣裳,见到人来,赶紧出来迎接。

  胡氏倒还好,她的性格本就大方开朗,再加上这几年跟着儿子多少见过些世面,因此对着亲家这阵仗,倒也算落落大方,热情周到又不显得过份和刻意。张耀祖就有些不够看了。手足无措,说话除了开场几句还可以外,其他时候有些前言不搭后语。老张头今日则躲到二儿子家里去了。

  胡氏笑着说道:“亲家远道而来,辛苦了。里面请。”

  陈将军对胡氏点点头道:“小女这些年承蒙亲家照顾,陈某心中感激不尽。”

  胡氏道:“哪里的话,寻音是我儿媳妇,我照顾她是应该的。这孩子品性纯良,贤惠能干,我们家娶了她可真是交了好运。”

  寻音对婆婆的这番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她笑着对胡氏说道:“娘,你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接着,她又侧过脸对父亲说:“爹,婆婆以前就很照顾我,我那时有空就喜欢往她家跑,没少蹭饭。”

  陈将军听着不觉一笑,他在来的路上自然也顺便打听了张家夫妇的为人和性格,他对胡氏这人还是挺喜欢的,这人虽是个乡下妇人,但挺有见识,而且听说从小就对靖珠颇为照顾。至于张耀祖那人,不提也罢。

  进了院子,陈将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院里的摆设。

  虽然是很寻常的弄家院落,但是正房和厢房都用青砖红瓦,地面也用了条石铺路,院子里花圃菜园果树分布得十分错落有致,地上打扫得干干净净。

  到了堂屋,胡氏请陈将军入座,张小北在后面帮着安顿五个随从,以及他们的马匹。张家虽大,但是牲口棚里实在装不下这七匹马。他不得不求助二伯家和赵清河家,好在他们三家都有牲口棚。二伯家匀两匹,赵清河家匀两匹。伺候好这些马,还得安排人。他们家收拾出了三间客房,岳父住一间,这几个随从住两间,倒也勉强够住。

  张小北安排完杂事,才回堂屋。陈将军见他忙里忙外的,便随口问道:“你已经中了举人,难道没有人来投靠为奴?”

  张小北答道:“小婿回乡时确实有人来投靠,但小婿生来胆小,一是觉得不知底细,二是眼下家里还养不起,就没敢收。”

  陈将军不在意地摆摆手,道:“也没什么,等我回去从家里给你们挑几个来。”

  张小北忙说道:“多谢岳父,不过这万里迢迢的,有些不方便,我们在本地寻找靠谱的奶妈来家就好。”

  陈将军一脸诧异:“奶妈?”

  张小北笑着看了寻音一眼,连忙说道:“哦,忘了说了,寻音,不,这次该叫靖珠了,她已有两个月的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