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1 / 2)





  张小北和王世虎分别担任两个队的队长。那些孩子为了贿赂小队长,对两人十分殷勤。有的帮他们割草,有的帮着拾柴禾,挖野菜,还有的送吃食,王世虎因此又胖了两斤。

  每天中午,湖边的草地上就聚集着一帮孩子。

  时不时地传来一阵欢呼声:“投中了!投中了!”

  或者是一阵惋惜声:“唉,又没发挥好。”

  或者是两队互相叫板:“你们等着吧,下回我们队一定赢,哼。”

  ……

  起初只是晌午这样,后来,经过王世虎和大家的强烈建议,他们散学后再运动三刻钟左右。反正春天到了,白昼会越来越长的。

  随着这项运动的进展,张小北和王世虎在孩子们中间的威望和人气越来越高。

  第47章 光阴

  自从开始这两项运动后, 张小北有没有长高还不知道, 但他的饭量明显变大了。这个变化家里人也发现了。平常他都是一碗粥一块饼子就饱,如今却要添一碗粥再加一个饼子才能吃饱。张小北胃口大开,胡氏自然特别高兴,不停地给他夹菜:“你这样就对了,你正长身体和脑子就应该多吃。”

  张小北一边埋头吃饭一边说道:“嗯嗯,你们也多吃。”

  胡氏也知道儿子最近喜欢踢个蹴鞠啥的, 她高兴的同时也不禁有些担忧,便试探着问道:“小北,你们玩这玩意儿会不会耽误读书?”

  张小北连忙摇头道:“不会不会的, 我动得多了, 身体就变好了,身体一变好, 脑子也跟着好使了。”这是真的,运动能让人更容易集中精力,学习时长虽然变短了,但效率更高。

  胡氏笑呵呵地说道:“那就好, 那就好。只要对你的身体和读书有好处, 你做啥娘都支持。”

  虽然这两顶运动对张小北正面的促进作用很大, 但对王世虎就不一定了。王世虎一玩起来就不容易收住心, 他玩的时候全心全意地玩, 但该上课的时候也想着玩,人虽然在屋里,但心早飞到花莲湖边的草地上去了。

  特别是他们跟花莲村的孩子玩熟之后, 就有孩子在他们还没散学的时候就在李先生的院子外面等着,他们不好出声喊人,就用猫叫狗叫的声音来传递暗号,张小北听到又是喵又是汪的怪声,就忍俊不禁。王世虎一听到暗号就坐不住了。张小北见他这样,趁着先生出去的空隙赶紧提醒他:“世虎,专心学习。我告诉你,你要是因为玩乐而耽误读书,一旦被你爹娘和先生发现了,咱们就再也玩不成了。”

  王世虎紧张地问:“真的假的?我没有告诉我爹娘呀。”

  张小北肯定地说道:“绝对是真的。你以为你不告诉他们就不知道了,迟早会知道的。我娘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了,我跟她保证说,我活动完身体后脑子变好使了,读书也读得更好了,我娘才同意我玩这个。你可得小心了。”

  王世虎这才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张小北不但在花莲村练习投篮踢球,回到家里,练字抄书累了,也会在院门口的两棵树中间系个破鱼网在那儿练习投球。这自然而然地会吸引本村的一些孩子。张小北也大方地让他们去玩。张小北没想到的是黑妮竟然是这些孩子中间玩得最好的。

  他认真地对黑妮说道:“黑妮你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你看你跑得快跳得还高。”

  黑妮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从小就有蛮力。”

  张小北笑道:“有力气是好事呀,所以我才断定你家里肯定是武将出身,说不定你父亲是征战沙场的大英雄呢。”

  黑妮一脸神往地望着远方,幽幽说道:“我也在乎爹娘是干什么的,只要能让我能找到他们就好。”

  张小北赶紧安慰她:“放心吧,一定会找到的。”

  黑妮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问张小北道:“小北,你说如果我练习那本书上的功夫怎么样?”

  张小北记得那本书只剩下半本,不过那上面都是一些招式,练练应该也无妨吧。他便鼓励道:“那你练吧,练好了也教教我,以后要是有人欺负我,我好揍他。”

  黑妮神色郑重地说道:“等我练了功夫,谁敢欺负你,我就帮你打回来。”

  张小北调皮地一拱手:“好好,小生在此多谢女侠了。”

  张小北家里继种果树之后,胡氏又弄来了几十只鸭仔鸡仔还有小鹅来养。

  张小北十分喜欢这些毛茸茸的小玩意儿。特别是小鸭子和小鹅儿,身上的绒毛又软又黄,在阳光下发着金黄色的光泽,扁扁的小黄嘴,让人一看就情不自禁地想上前摸一把。

  这些幼仔们起初是用竹席立起来圈住的,待稍大些才可以在门前的草地上跑一会儿。

  张小北散学回来就喜欢一边读书一边看着他们,绿茵茵的草地上跑动着一群毛绒绒的、嫩黄色的小家伙,看着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这些小鸭子小鸡仔现在只能吃一些煮熟的小米和米粒,米饭最好还要掺上水以免噎着它们,也能把嫩草切碎了拌在饭里喂食,等稍大些,就可以喂些麦麸和剁碎的虾米之类的东西。至于小鹅,胡氏就让张小花和张小北两人去挖些叫“鹅儿食”的一种野菜,可以剁碎了拌粮食喂小鹅们,张小北感觉这种野菜的学名应该就是蒲公英。

  ……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开始解冻,万物逐渐复苏。温暖的春风柔柔地吹着,时而下一场蒙蒙细雨。每下一场春雨,大地上的绿意就变得更深一些。河边的垂柳柳丝随风飘拂,地里的麦苗在悄悄地返着青,桃花树上结满了一串一串的花苞。张小北想趁着这暖和天气,一气儿把身上穿的棉衣甩了好换上春衣,却被胡氏给制止了,胡氏秉承着“春捂秋冻”的古训,坚持让张小北再穿一段时间冬衣。张小北无奈,只得依从。不过,他可以拖掉稍显笨重的棉靴,换上单鞋了。

  胡氏去给他找出去年的鞋子,翻出来一试,竟小了许多,穿上去有些夹脚。

  胡氏高兴地说道:“这脚长得还真快。得了,我这几天再给你做一双新的。”

  胡氏这说做还没做呢,谁知,第二天傍晚时,张小叶就抱着张小多过来了,还给张小北带了一双新鞋。

  张小草说道:“我娘昨天还在说要给小北做鞋子呢,可巧你就送来一双。这真是‘刚想瞌睡就送来了枕头’。”

  张小叶抿嘴笑道:“前两天就做好了,只是家里有点忙没送过来。”

  胡氏接过鞋子在手里看了看,不得不说,小叶这手艺可不比她娘差。她这个年纪真是难得。

  胡氏让张小北试了,大小刚好合适。

  张小北连忙道谢:“谢谢小叶姐姐。”

  张小叶笑道:“这么客气干啥,又不值当什么。”

  胡氏说道:“你做双鞋子得费不少功夫呢,咋就不值当什么?婶子明白你的心意,不过,小叶啊,以后你有这个心就行了,别因为这些东西让你在家里作难。”

  胡氏已经听说了大房跟小叶争执的事,自然不能装作不知道。

  张小叶一点也不意外三婶会知道大伯母跟自己吵架的事,毕竟这村里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