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年代金饭碗第4节(1 / 2)





  宋晓琪抬起头,看见男人,淡淡地问:“利息存不存?”

  “不存,取出来。”

  男人惜字如金,引起了宋晓琪的强烈不满,她沉着脸好像男人欠了她五斗米。

  陈姐正好从卫生间出来,走到营业室,猛一抬头,看见了男人。

  她慌忙奔到柜台面前,殷勤地说:“徐主任,转存哪?今儿不忙吧?”

  “不忙,今天没有什么病人。趁有空,把存单倒一下。”

  宋晓琪一听这话,猜想这个什么徐主任一定是人民医院的医生。

  医生是不能得罪的,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会走到人家的门上,看人家的脸色了。

  于是,她很快换了一副面孔,还特意抬起头对徐主任笑了一下。

  张美玉接过宋晓琪递过的新存单、旧存单、利息单,利落地在每一张单子上盖好章子,取出利息递给了宋晓琪。

  宋晓琪清点了一下现金,站起身,态度和善地说:“这是利息和新存单,您收好了。”

  徐主任瞟了一眼存单说:“谢谢。”

  陈姐一直满面堆笑地站在柜台后,徐主任临走的时候对陈姐说:“有什么事不方便的,去找我。”

  “哎,少不了要麻烦您。”

  徐主任走了,陈姐对张美玉和宋晓琪说:“这是外科主任,有名的一把刀,你俩在这呆的时间太短,所以不认识。这种人,说不定哪一天就要用上他,以后他来了一定要热情些。”

  宋晓琪恍然大悟“怪不得呢,蛮有气质的。”

  宋晓琪和张美玉在这里呆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可不同的是,张美玉刚刚毕业,可宋晓琪却是个工龄四年的“老员工”,从别的支行调过来的。

  宋晓琪不是正式工,她的表叔是行里一个不算太小的小领导,所以她进了工行做临时工,希望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可以转正。

  行里这样的临时工很多,几乎每个储蓄所都有,他们虽然是临时的,可做派却比正式工还要牛气,谁让这个行业充斥着各种关系呢?

  刚到四点半,宋晓琪就对张美玉说:“结账吧,不会有人来了。”

  张美玉开始清点库存的现金,她纤细的手指在黑色的算盘上飞舞着,很快就得出了现金总额:三十七万零七百八十六元两角。

  张美玉扭过头,想把这个数字告诉宋晓琪,可看见宋晓琪也在打算盘,就住了嘴。

  算盘这个古老而神奇的东西在银行里的用处太大了,每一个新员工都可以领到一个小巧,精致的小算盘。

  以后在工作中的每一天,谁都离不开它,点钞用它计数,结账用它合计,做报表更得用它。

  人在打算盘的时候,就怕两件事,怕身边人打断自己的思路,更怕有人动了自己的算盘珠子。

  张美玉深有体会,所以她不能打搅宋晓琪。

  宋晓琪噼里啪啦地结完账,小算盘上留下的数字是三十八万零九百八十六元贰角。

  她把这个数字写在一张红色的传票上,对张美玉说:“库存380986.20。”

  张美玉瞅了瞅自己的算盘,说:“我怎么比你少9800元?”

  宋晓琪很淡定,说:“没事,你再点一下现金,我再结一次账,看哪里出了错。”

  库存和账目碰不上,是个正常的事,不是现金点错了,就是账目算错了。

  张美玉一点也不慌张,她再次清点了一下库存,得出的数字竟然变成了“370986.20”。

  怎么还不对,这个数字和宋晓琪的账目整整差了10000块,也许是宋晓琪把账做错了。

  张美玉把库箱子合上,凑到宋晓琪的面前,可是她清清楚楚地在宋晓琪的算盘上看到的数字还是“380986.20”.

  张美玉慌了,这样看来,自己的现金真的少了一万块,这怎么可能呢?

  一万块钱,百元的票面可是一把,十元的票面就是一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点错了呢?

  宋晓琪歪着头对张美玉说:“美玉,我的账不会错,你再点一次库存,看到底是多少钱。”

  张美玉的心砰砰乱跳,她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第三次清点现金。

  这个时候,陈姐走了过来,对美玉说:“别急,这么大的金额,又是整数,一定是点错了,慢点数。”

  张美玉的手心已经出汗了,她耐着性子把所有的钱数完了,还是“370986.20”。

  陈姐盯着张美玉的算盘,看见这个数字,也急了,怎么可能呢?

  三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哪里出了错,到底是钱少了,还是账错了。

  陈姐不相信张美玉了,她觉得一定是张美玉把钱点错了。

  于是,她对张美玉说:“你起来,让我来点一遍。”

  张美玉惴惴不安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看着陈姐一捆捆,一把把,一张张地仔仔细细地又过了一遍。

  张美玉和宋晓琪盯着陈姐的算盘,她们悲哀地发现那亮晶晶的算盘珠子又排出了这个相同的数字“370986.20”。

  两个不同的人,三次得出了相同的数字,证明这个库存完全正确,那么会不会是宋晓琪把账记错了呢?

  陈姐把眼光投向了宋晓琪,宋晓琪见状也有点心虚了,忙说:“要不,你再检查一下我的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