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9)(1 / 2)





  温知如是男孩子的事,还是沈如昕过世后他才偶然得知的,他大概也猜到了沈如昕的用意。

  钱氏刚入府时候也还算是规矩的,知道主母身子不好又有孕,便也日日早晚问安伺候汤药,可到几个月后她也有了身孕后就变了。借口身子不适怕过了病气什么的不去给沈氏请安也还情有可原,到肚子渐渐大了,更是一副生了儿子将来早晚就是温府当家的模样。

  那时候温彦丰不过是个五、六品的小官,常常要呆在军营里陪着士兵们一同操练,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府一趟,自然管不了那么多。

  沈氏身子一直不好,府里大多时候还是太夫人当家。太夫人心里虽然中意沈氏这个嫡出的大家闺秀,可想到她那病弱的身子,连太医都不能保证孩子能不能活得下来,心里更在意的自然是钱氏肚子里的那个孩子。

  等到沈如昕渐渐明白自己是引狼入室的时候早已是力不从心,她害怕自己拼了命才好不容易生下的孩子就因为嫡长子这个身份被钱氏惦记记恨,只能谎称是个女孩。

  温彦丰那时或许对沈氏多少还是有着心结的,竟然也没想过要恢复自己儿子的身份,就这么假装不知,让人将他当女孩养了十几年。

  什么琴棋书画、诗书礼乐,温知如从未上过正经学堂,更没有学过那些刀枪骑射,却不想这孩子揣摩人心、洞察世事的功夫和对天下时局的见解一点都不输当朝任何一位五品以上的大员。

  竟是都被自己给耽误了。

  温彦丰有心栽培他,可看他并无半点争名夺利的念头,也不忍心将他推入那凶险万分的官场争斗。

  也罢,只愿这个孩子一切顺心如意就好。

  罢了,你不愿意就算了。一会儿回去把这身穿戴换了,以后府里府外你身份的事,我自会安排。只是有一点,你是我温府的大少爷,人前人后可别失了规矩,丢了我温府的颜面。

  是,是,谢谢爹!从没想到,今天他爹这么好说话。

  ****************************************************************************

  拿了新的请帖回到落英榭,没多一会儿温府的三小姐变成了大少爷的事也都传开了。

  温尚书的办事效率温知如总算是见识了,除了自己屋里的芙翠和芙笙大惊小怪了好一阵子以外,府里竟然没有一个下人人前人后敢多说多谈一句,仿佛落英榭从来都只住着温府的大少爷。

  温知如一打听才知道温老爷下了死命令,谁敢多提一句知如以前是府里三小姐的事,就收拾包袱滚蛋,不再是他温府的人。

  这下,连知姒知娴那些府里的小姐们都不敢开口了。

  至于对外,温知如从前深居简出京城里认识和知道的人本也不多,温彦丰也就用了当初他忽悠锦翌珲的那个借口。

  一时之间,虽然京城偶也有人提起这事,但也没闹起多大风波。

  要说这其中,唯有钱氏被这消息气得几乎吐血,刚养好的病又重了几分,躺在床上头疼欲裂,寝食不安。

  她怎么早就没发现这个秘密,一早弄死这个小畜生呢!

  往后自己和知旭怕都要变成别人的笑柄,抬不起头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桂氏倒是淡定的很,虽然她和温知如平日的关系也不好,可到底在温媛的事上是给了他面子的,如今钱氏要拿自己来背黑锅,她倒不如趁机去投靠温知如。

  从前他不过是温府的嫡出小姐,好坏也只能看将来的夫家,如今他是温府正经的大少爷,未来温府的继承人,这身份可就天差地别了。

  *****************************************************************************

  温知如这几日虽然没什么大事,可也没少忙活。

  恢复了大少爷的身份,落英榭上下免不了要重新收拾装点,又添了好些个奴仆小厮。温彦丰还拨了自己的两个影卫,冷云和冷风跟着保护他。

  温知如想着,难怪他爹如此神通广大,冷云和冷风还不是贴身保护温彦丰功夫最好的影卫,可在温知如眼里已经算是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一般的人物。

  平日里他根本感觉不到这两个人藏身的方向,可无论何时何地,哪怕自己发出再微小的动作和声音召唤,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就出现在自己面前。

  七月十五中元节。温知如照例去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到底还算身子硬朗的,这把年纪病了几日,竟也是好的差不多了。

  钱氏将那日落水的责任全都推到桂氏身上的事儿老夫人也都听说了,她年纪虽大,可心里倒也不糊涂,虽是没说什么,也就不轻不重训斥了桂氏几句。

  想到之前为了钱氏的挑唆差点伤了自己的重孙儿,又想到沈氏当年怀他的辛苦,泪眼婆娑的拉着温知如看了又看,又让冯嬷嬷拿了知如祖父用过的好些玉佩、扇坠等等饰物给他。

  从前温知旭是府里唯一的少爷,老夫人自然是喜欢的,可到底她还是介意钱氏的出身,这会儿有了温知如,那更是疼到心坎里。

  作者有话要说:  然后就该去公主府的生辰宴溜达了呢~~~~呵呵呵呵呵

  第30章

  老夫人正拉着温知如各种家长里短的聊,外面有小丫头匆匆来报,说是二少爷回来了。

  一屋子人乍听到这个称呼还愣了一下,方才想起曾经的温府大少爷温知旭如今已经是二少爷了。

  温知旭原是温府独子,温彦丰在教育他上倒也没少费功夫,七、八岁的年纪就被送去了书院学习,前两年又入了国子监。

  钱氏其实是舍不得温知旭常年离家的,毕竟是唯一的儿子,温彦丰怎么着也要顾念到父子亲情,常常与自己见面,也不至于到沦落到与姨娘争宠的局面。

  可温老爷一句学业为重,让钱氏也无法反驳。

  如今她正病着,温知如又突然变成了大少爷,这还不赶紧派人把温知旭喊回来。

  温知旭进屋给老太太请了安,老太太问了几句他在国子监读书的事,就吩咐大家都散了。

  出了老太太的院子,想着去泽芝轩看钱氏,正看到身后不远处的温知如。

  大哥。他嘿嘿笑着喊了一声,从小府里就他一个男孩,想要顽皮捣蛋都没个伴,多少是有些孤单的,如今温知如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哥哥,竟是莫名生出了好些亲切感。

  温知旭比知如小半岁多,他的样貌更多的继承了温老爷,生的浓眉大眼。他从小就被温彦丰送去外面的书院,三五个月才能回家一趟,自然是不必生在府苑里的少爷那般细皮嫩肉,略黑的肤色配上一口整齐的白牙,一笑起来倒是多了些少年的爽朗英气。

  他看着温知如,几个月不见,他长高了许多,几乎有些认不出了,原先他只记得这个姐姐性子内向寡言,长得却是很温婉动人,如今换上了男装,依然是个眉目如画的美少年,而且似是比从前更好看了。

  二弟。温知如对钱氏有敌意,可对这个弟弟还是比较认可的,到底是温彦丰一手教导出来的,举手投足都是世家少爷的风范,几月不见,二弟似乎又壮了,也高了些。

  爹说不能就只顾着念书,武艺也不能荒废了。

  二弟能有出息,父亲母亲也会高兴,可想过何时参加科举?

  其实本来今年就想去试一试的,不过爹说让我再多历练历练,左右还年轻,不急于这一时,让我有了十足的把握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