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节(1 / 2)





  知道康熙皇帝的想法儿的小太子,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放慢了语速,缓缓开口,“皇阿玛,宗室中大部分人的结果,其实都还好。”

  “有一些人还去了其他国家避祸。新中国政权成立以后,当权者对于留下来的皇亲宗室,采取的也是怀柔安抚政策。”

  “只是在国难当头,保守懦弱的党派,取得了朝堂政治斗争的胜利,他们采取了赔礼道歉的不抵抗方式,割地赔款的维持着表面的统治。当然,当时大清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西方国家,实在是太弱,太过落后,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康熙皇帝脸黑的和漆墨一样,一颗心更是沉到了谷底。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种危机的情况下,居然会是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那部分子孙们掌权。

  等了一会儿,没听到声音,康熙皇帝抬眼一看,发现儿子停了话头,正一脸担忧的望着他,于是康熙皇帝勉强的扯了扯嘴角,“皇阿玛没事儿,胤礽继续说。”

  小太子心里打鼓,皇阿玛的表情在说有很大的事儿。“虽然后来新中国强大起来后,收回来了大部分土地,可还是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南边的澎湖列岛海域以及琉球海域。”

  “而西方国家之所以在将来会那么的强大,就是因为不久后将会爆发的“大革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大部分的西方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新兴贵族会站起来,攻进皇宫,把他们的国王和王后送上绞刑架,彻底的废除血脉传承的家天下制度,实行有新兴贵族掌权的选举制度。”

  “英吉利帝国虽然保留了皇家的存在,但也只是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当然,子孙后代都可以安心享受富贵荣华,名誉地位,也是挺好的。”

  稍作沉吟,康熙皇帝猜到了儿子的想法,“所以你是想着从现在开始,强大国家,开启民智。在接下来的国际战争中,哪怕是大清国不参与进去,哪怕还会被保守派掌握了大权,也可以安然自保?”

  “是的,皇阿玛。”

  “是不是还想着,将来让我们爱新觉罗家,能和英吉利皇室一样,纵使失去了权利,也可以因为你现在做出的功绩和好名声,得以保住身家性命,甚至是荣华富贵?”

  点了点头,胤礽还是老实的回答,“回皇阿玛,儿臣确实有这个想法儿。不过这不是儿臣的功绩,这都是皇阿玛的功劳。”

  “儿臣想让皇阿玛将来,广受后人推崇赞美,誉满寰中,在史书上的地位也堪比三皇五帝,就和秦始皇,唐太宗这些千古一帝一样。”

  康熙皇帝冷哼一声,对于儿子的“伟大梦想”嗤之以鼻,“你能少给皇阿玛找些事儿做,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小太子顿觉有些不好意思,一直以来,他做的每一件事儿,好像都是仰仗,依赖皇阿玛的宠爱和信任。

  以后估计还是如此,毕竟距离他长大,还有好多年。而且,就算他长大了,就他这样对于政治斗争没有一点儿灵性的人,如果活在历史上的清末时期,估计也就比光绪皇帝好那么一点儿,那就是嘟嘟这个“金手指”。

  哎,想想就难为情的很,小太子不在言语,低头专心的喝他的奶-子茶,吃点心。

  康熙皇帝也没再开口,专心的思考自己的事儿。

  父子二人都安安静静的,谁也不打扰谁。

  大约有二十分钟,康熙皇帝才回过神来,垂下眼皮,遮住了深邃的眼眸,站起身来,开口说道:“《大清律》修订好以后,暂时就维持这样,先安心的休养生息几年才是紧要。你只管安心的进学,有空去玩具处耍耍,或者帮皇阿玛批阅奏折,学习处理政事。”

  “朕现在和大臣们计划的几场战事,从明年起,就要慢慢的开始了。最近这几年里,没有时间精力顾及其他。”

  涉及战事,胤礽立刻一脸真诚的和自家皇阿玛保证,“皇阿玛,儿臣也是这么打算的。后面几年,甚至是十来年,儿臣安安心心的跟着皇阿玛学习,顺便长个头。”

  掌控欲这么强大的皇阿玛,能容忍他折腾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很是难得可贵。

  而且,他也实在是不忍心,让疼爱他的皇阿玛,在他的有生之年,失去他最钟爱,最依赖的权势地位。小太子直觉,习惯了大权在握的皇阿玛,肯定不能忍受休闲养老,无所事事的生活。

  听到儿子这么懂事乖巧的做保证,康熙皇帝真是老怀大慰。

  本想拍拍宝贝儿子的小肩膀,安慰安慰“暂且忍耐”的儿子,却忽然发现,这一会儿的功夫,小子居然就不声不吭的吃完了一小盘子的点心,这让他不由的就皱了皱眉,“饿了就吩咐传膳。点心再如何的味道好,也不能一次多吃。”

  接着转身在东边靠墙的小柜子里,取出来一个小匣子,递给了胤礽,“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两把崭新埕亮,小巧玲珑的银质小手-枪,乖巧可爱却又尊贵无比的,躺在已经起了包浆的,保养的很好的古董紫檀木的小匣子里面。让胤礽刷的眼前一亮,不由自主的拿起其中一把,试了试手感。

  大小轻重,都正好合适。

  再拆开来看了看,里面已经装满了五发子弹。小太子快速的给重新装好。又拿起另外一把小手-枪,也给打开看了一眼,居然还是满满的五发子弹。

  胤礽抬头,眼神疑惑的看向自家皇阿玛,这次没把子弹都先给卸了,就直接送给他?

  “还有三天就是新学院的开学典礼,虽然你不需要出宫参加,但皇阿玛还是不放心。”

  “还有这次修订《大清律》,动静闹的太大了,皇阿玛也怕有人急红了眼失去理智。这两把□□是朕让戴锌给你特制的。记得每天都随身带着,睡觉时候也放在床头,以防万一。”

  “先前派给你的两队侍卫,个个都是信得过的好手,不要嫌他们麻烦,走哪儿都给带上。

  “你直觉敏锐,发现这宫里头谁不对劲的,就直接让侍卫动手。这个时候千万不可有什么心软,顾忌,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你只要把自个儿给护好,其他的天大的事儿,皇阿玛也能给你兜住。”

  “皇阿玛和几位大臣今天上午秘密商议的结果是,等皇阿玛出发北巡后,那些人摸不清楚宫里的虚实,反而不敢轻易动手。怕的就是这十五天之内,切记不可放松警惕。”

  胤礽点了点头,这种情况下,他不会乱犹豫,瞎善良的。

  但是随即他却是一愣,想到了其中的不对之处,“皇阿玛放心,您刚刚叮嘱的,儿臣都谨记于心。让皇阿玛如此担忧,儿臣心里实在是愧疚不安。”

  “儿臣有点疑问,这次您不让儿臣随您北巡,是不是收到什么消息,有人要在北巡途中对儿臣不利?”

  康熙皇帝闻言,抬手在儿子的光脑门上,轻轻的拍了一巴掌,“平时那么呆气,偏偏这个时候脑袋又灵光了?”

  “回皇阿玛,其实儿臣这些天就在一直纳闷,怎么一切都进展的如此顺利?不敢相信朝廷上原来弹劾儿臣的保守派官员,都会这么老实斯文的修订《大清律》,放弃挣扎。”

  “不错,难得你小子还会纳闷,还有点儿自知之明,知道有人会找自己麻烦。皇阿玛还以为,你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朕就是把这颗心操碎了,你也无知无觉。”

  小太子摸了摸鼻子,他是不怕死,可他也是很惜命的,更何况还有很多很多的大小事儿,他还没来得及做。

  虽然他不知道具体的情报,可是他上辈子,几乎大半辈子都在这种境况下度过,心里对于危机的到来,已经有了本能的警惕反应。

  叹了口气,康熙皇帝觉得既然儿子都猜的差不多了,也没有继续隐瞒的必要,“不让你去北巡,这也是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

  “北巡途中,经过各处驿站的时候,太容易乱起来,陌生人也多,防不胜防。漠北蒙古,甚至漠南蒙古,各部落台吉也都是各有各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