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节(1 / 2)





  “于是这场两国谈判,虽然因为他们二人有了一些波折,可最终还是按照您最初的旨意进行下去。那两个人并没有起到什么关键性的间谍作用。”

  “野史中最后写到,一直到这两个西洋人二十年后老死在大清,也没有知道,他们曾经做过沙俄间谍这个事儿。您好像还在他们去世的时候,赏赐了银两布匹给他们好好的安葬。”

  “其实儿臣也明白,他们这些身在大清的西洋传教士,西洋商人等等,平时也都会把我们大清的一些情报,有意无意的在信中告诉给他们国家的皇帝。皇阿玛,皇阿玛?” 胤礽今儿是真的有点儿糊涂了,皇阿玛怎么听着听着又发楞了。

  “你,你个呆小子!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不想着早点儿和皇阿玛说一声?”回过神来的康熙皇帝,瞪着眼睛,眉毛竖起,语气居然是有些伤心委屈的,冲小太子低低的喊出来这句话。

  南怀仁前几天刚刚和他介绍了这两个西洋人,说他们精通历法,算学。他还打算这次北巡也带上他们,就是想着万一行程中遭遇了沙俄人,正好可以让他们帮忙翻译一下。

  谁知道他们表面上一副虔诚真挚的天主教徒的模样,内里却是狡诈该死的间谍。

  康熙皇帝深深的感觉自己被愚弄了。

  不光想要把那两个间谍立即给处以死刑,甚至还把怒火牵连到了,他一直很是信任欣赏的钦天监监正南怀仁的身上。

  这个事情中,不管南怀仁事先知不知情,他为了讨好自己这个大清皇帝,隐瞒了那两个人的人品问题,这是事实。

  掌控欲极强的康熙皇帝,非常的不能容忍,南怀仁这种“欺上”行为。

  小太子对于自家皇阿玛的过激反应,还有外泄的那丝杀气,有点儿无奈。

  当然,对于叛徒和间谍这些类型的人,不管是什么政府,什么组织,都是深恶痛绝,恨不得全给杀光光的才痛快。

  不过,那只是野史记载,基本都是假的,又不会真的发生,皇阿玛这么激动做什么?

  可是看着自家皇阿玛那青白变换的脸色,努力深呼吸控制自己情绪的模样,小太子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低着头安静的摸了摸鼻子。

  “你今儿下午甭去上课了,反正你的满文和蒙语,现在已经说的和你老师一样清楚利索了。”

  “皇阿玛给你半天假,你把你所知道的,所有和大清,沙俄有关系的人,事都详细具体,清清楚楚的给皇阿玛写下来,尤其是那些野史传记。”

  “写的让皇阿玛满意了,这次就不追究你,居然能把这种大事情给忘记的疏漏。”本着脸看向很是摸不着方向的小太子的光脑门,康熙皇帝外强内虚,有点儿色厉内茬的说道。

  他可不能让太子这个臭小子知道,前两天他接见那两个西洋间谍的时候,确实对他们很是欣赏,还赏赐了一些银子布匹。

  可是对人心思很是敏感的小太子又怎么会察觉不到?皇阿玛此时的情绪反应,就和他每次见到阿茹娜格格的时候一样,总是有那么一眯眯的心虚胆薄,装腔作势。

  哎,皇阿玛还说他和阿茹娜格格孩子气,其实他自己年龄也不大啊。在未来星际,二十七岁可还是青葱少年郎一枚。

  怀着对尚且年少的皇阿玛的无限包容和充分理解,胤礽从善如流,麻溜溜的退下了。

  一边赏花看景,一边慢腾腾的回到自己的毓庆宫,小太子坐在书房里,迅速的收拾好心情,平心静气的铺纸磨墨,按照自家皇阿玛的要求,开始认认真真的书写起来。

  康熙皇帝瞪着眼看着太子悠闲的踱步离开,一直到太子的身影看不到了,才忍不住低头摸了摸鼻子,在心里笑骂一声臭小子。

  这小子就不能对他这个皇阿玛善良点儿,给他留点儿面子?看破不说破不知道吗?

  瞧瞧那小子刚刚是什么小眼神?臭小子就算是比他多活了一辈子,现在也是他儿子,真是惯得这小子越来越没有规矩礼仪。

  可是不管怎么说,康熙皇帝被自己最疼爱的儿子的“小眼神”这么一“瞧瞧”,倒是彻底的放松下来,心里的那丝杀气也彻底消失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康熙也慢腾腾的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踱步,脑袋里转悠着怎么利用那俩未来的沙俄间谍,反间谍一下。让那些“大毛熊”知道知道,大清国的待客之道。

  父子二人于是各自忙碌着,胤礽是要加快速度,今早的把《大清律》完结。而康熙皇帝则又开始忙着和沙俄勾心斗角,想着法儿的给圣彼得堡下套儿。

  几天后,京城宣武门西大街珠市口,主持修编《明史》的翰林院总裁徐元文的妻子徐夫人,在家里热情周到的接待了,三位打遥远的南方赶来,风尘仆仆,人困马乏的中年客人。

  “回夫人,都已经安排妥当,客人们梳洗完毕,现在开始休息了。”被派去照顾这几位重要客人的贴身婢女,轻声的给当家太太徐夫人回话。

  “那就好,你做事我放心的很。吩咐下去,今天都打起精神,精心的伺候着。老爷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赶回来,万不能怠慢了老爷的好友。”徐夫人又是一番叮嘱。

  难得自家那倔脾气的姑父想通了,派了三位嫡传弟子来京城学院任职授课,他们家当然要好好的招待一番,尽量把他们都给留下来。

  她这个做当家主母的,眼见老爷这些天急的是茶不思,饭不想的,能帮的也就是这点儿家事了。

  一个时辰后,恰巧客人们午休起来,用完午饭的时候,得到仆人报信的徐元文大人,也匆匆忙忙的从翰林院赶回了家里。

  都是相交多年甚至算得上儿时同窗的友人,分开多年以后再次见面,当然是非常的激动,欢喜,兴奋。

  当年徐元文大人进京赶考,然后直接就在京城任职,他们则是跟随老师顾炎武先生继续在南方各地游学。哪能想到,此生还会有再见面的机会?甚至还要一起定居京城,在满人皇帝的手下共事任职?

  只不过大家也都是爽快的性子,着急做正事的脾气,一番激动的感慨兴奋过后,就开始说起来了正事。“公肃兄,我们三人此次前来京城,还是要麻烦公肃兄一番,给安排个学院附近的宅子居住。”

  “启之切勿客气。学院所有讲师的宅子,吏部都已经给安排好,就在学院不远的地方。刚刚公肃已经派人去打了招呼,三位好友今晚就可以直接入住,公肃保证你们会非常满意。”

  闻听此言,几位客人纷纷真诚的抱拳行礼,“多谢公肃兄想的周到,费心的帮我们安排。”

  “平之兄,启之,谨之,你们有所不知啊,公肃是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你们的到来。”徐元文大人想到这些天朝堂上让人惊心动魄,心惊肉跳的气氛,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

  “还请公肃兄为我们细细道来。我们久居民间,对京城的事情都已经非常生疏。难道说在这一段时间,新建的几个学院,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几个好友中反应最快的姚谨之直接问了出来。

  摸了摸自己精心保养的胡须,徐元文大人组织了一下语言,慢慢的开口,“各位不用担心。几个学院的各项建设都已经完备,学员的招收情况也都很好。”

  “公肃想要和诸位商议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前些日子,熊赐履等几位大人,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弹劾太子殿下的事件。现在朝堂上大部分的汉臣们,甚至是对儒家文化喜欢认同的满臣,天天都是小心翼翼的,就怕皇上哪天发作出来,那个局面···”

  几位客人齐齐面色一变,“公肃兄,吾等听闻太子殿下虽然年幼,却最是聪明灵慧,仁厚友爱,更不要说还有当今皇上的宠爱和维护。熊大人他们怎会如此行事?皇上当时的反应如何?”

  想到昨天早朝上,皇上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及其严厉的贬斥了那位一向和熊大人交好的文臣,面容开始凝重的徐元文大人,却只有一句话,“皇上当时没有任何表示。”

  几位客人瞬间都是瞳孔一缩。惊骇的互看一眼,王启之脾气最为急躁,首先问道:“公肃兄,你可是已经发现了什么?”

  没有反应,那就是要有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