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节(1 / 2)





  臭小子居然这么折腾他这个可怜的皇阿玛。真的让他很想踹两脚出出气。

  运了半天气,可怜的康熙皇帝轻轻的拿起小匣子放在床榻旁边的柜子上,不光没把这个让他恨不得踹两脚的儿子吵醒,还细心的给盖好了被子。接着又捧起那个小匣子,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直接做到了御书房里,借着御案上的蜡烛燃烧散发出来的柔和光线,康熙皇帝开始聚精会神的翻阅着匣子里的每一张内容。

  等到他仔仔细细的看完了这些资料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尽管心里明白在明早上早朝之前,他还有时间可以小睡一觉,但是现实却是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睡意,心里翻江倒海的难受。

  珍贵稀有的东三省黑土地将来会是一个很大的“谷物仓库”,成为大清第二个“鱼米之乡”的惊喜,也不能掩盖住,因为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康熙晚年禁海”和后人直接“闭关锁国”的结果后,带给他的悲痛和沉重。

  他完全可以想象的出,历史记载中的“康熙晚年有心无力和懦弱保守”是个什么模样。

  就好像他的皇父在将要驾崩的时候那样,心灰意冷,毫无斗志。

  也好像这些年来他曾经扪心自问过的一样,如果再重来一次,他还有没有当初的勇气,在刚刚亲政不久,什么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就仓促的决定削三藩,还坚持住了这场这耗时达八年之久的战事?

  他是皇帝,可他也是个吃五谷杂粮,有生老病死的凡人。

  随着他的年龄增长,更加成熟稳定,阅历丰富的同时,他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变得更加的胆小守旧。心里担忧顾虑着更多的人和事的时候,人可不就是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勇气和冲劲吗?

  可是他的后人不但没有理解他在晚年的无可奈何和有心无力,反而跟着他的脚步,进一步完善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做了一只缩头乌龟。就像一只井底的青蛙,守着大清这一亩三分地,无视这些豺狼本质的西方诸国日渐强大的事实,骄傲自满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康熙皇帝内心里不住的叹气。

  他害怕皇家阿哥们长大后和前朝皇子一样的不学无术,吃喝玩乐,给他们请来满汉的名师大儒,每天督促他们的学习,却是没想到子孙后代都只学了儒家的那套酸腐呆气,全然没有了祖先们纵横白山黑水之间的血性。

  他又想到太子这个臭小子,傻不愣登的半夜兴起就来打断他的好事不说,还贸贸然的就把这些,有关他的“不光彩的历史资料”都交给他,此时还根本想不到啥是担心的在呼呼大睡。

  真是让人忍不住想敲敲他的脑袋,再踹他几脚,让他长点儿心肝。

  身为太子,却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没有一点儿城府算计,怎能不让他这个皇阿玛操心担忧。怪不得阿茹娜见到他就喊呆子。真是够呆的。

  第二天,一夜没睡的康熙皇帝,虽然是非常的困倦不堪,但还是强撑着跟往常一样的早朝,批阅奏折。

  他还要抽时间把这次去沙俄的国都圣彼得堡打探消息,顺便折腾点事儿的人员名单确定下来;再和八旗的议事大臣们商讨逐步开放东南沿海海禁的问题。

  因此康熙皇帝是一边不停的喝着浓烈的茶汤提神,一边在心里骂太子那个罪魁祸首臭小子。

  而在乾清宫暖阁很好的睡了一觉的胤礽,白天虽然有点儿精神不佳,但是也把所有的功课都顺利的坚持了下来。

  中午的时候,也没耽误他在毓庆宫的詹士府,和康熙皇帝分给他的几位翰林院官员,完成了有关《大清律》第一章节序言总目录之类的抄写。当然新的内容都是标上了标点符号的,读起来至少不再是像一颗大石头一般沉重的“天书”那样,晦涩难懂,难啃难读。

  父子二人都是忙忙碌碌了一天,一直到晚上康熙皇帝检查完小太子的功课后,才有机会就这个事儿,坐下来进行一番交流。

  “胤礽,历史上的朕是不是一个很失败的皇帝和父亲?” 康熙皇帝以前从来没问过小太子这些有关的历史评定方面的问题,也没问过他的寿数多少,会有什么病痛劫难之类的.

  因为他从记事起,皇父不喜欢他,皇母一直身体不好,他就没有在父母膝下承欢过一天。在他皇父和皇母去世后,生命中更是只有繁重的学业和繁琐的国事。

  他已经习惯了凡是只依靠自己的拼搏努力。不靠天,不靠地,当然也不会去依赖什么预知。

  更何况他们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改变这些预知。

  可是现在康熙皇帝动摇了想法,他觉得自己很失败。他一辈子辛辛苦苦的拼搏努力,不过是让他的后人们在国际战争这个大灾难来临之前,舒服的过几天坐井观天,愚蠢而不自知的好日子。

  “皇阿玛,您所做的一切,在历史上评价很高,很多人都说你是大清朝的唐太宗,是个很好的皇帝。”

  胤礽也不晓得怎么安慰,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低沉情绪中的皇阿玛,只能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真的,您平三藩,稳定国内局势,恢复生产,让华夏子民至少过了有二百年的好日子。您平定西藏,蒙古,收复琉球,把华夏的疆域版图扩大好多。”

  “皇阿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作证,皇阿玛的能力和品行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儿臣始终都希望,皇阿玛您可以成为一位所有大清子民的皇帝,不只是满人的皇帝,是这天下各民族的皇帝。”

  “儿臣希望皇阿玛可以做的比历史记载中的更好,得到后人更多的赞誉和敬佩。让满汉蒙回壮等五十多个民族的人民都以您为傲。”胤礽满心的期待和希翼。

  他的皇阿玛对他这么好,又这么在乎名誉地位,那他也希望自己能帮助皇阿玛获得更多的历史肯定,以及后人的认可。

  民族隔阂当然不会也不是问题。到了四十世纪,人类和人鱼都是一家人了,星际各个种族之间也都是互相联姻通婚,混血儿比纯血还多,哪还有什么民族的问题?

  “有人说,不管天下兴亡,都是百姓受苦。自古以来,老百姓的要求都很低,只要能吃饱穿暖,没有人会去放着安稳的好日子不过,跟着造反起事的。唐朝安禄山纠结各个少数民族起兵,八年内战,不也是失败?我们这八年内战,一开始打的那么辛苦,还是赢了。”

  “人心思安,尤其是多年天灾人祸不停的南方各省。皇阿玛,不用担心。您等弟弟们和侄子们都出生长大了,您挨个的踹他们几脚出出气。”

  一直沉默着听小太子呱呱说话的康熙皇帝,此时一声冷笑,“皇阿玛现在就想踹你几脚出出气。”

  第71章 电

  ···

  小太子怔楞了片刻, 回过神来看着康熙皇帝一副理直气壮的债主模样,弱弱的问道, “皇阿玛要踹儿臣几脚?儿臣给您站好?”

  说着话还放开了手里被倒满了热乎乎的奶-子茶的玻璃杯子,一副准备要站起来老实的挨揍的架势。

  ···康熙皇帝听着也跟着愣了神, 对于太子的“小儿无齿”姿态觉得简直是没眼看,什么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一下都跑没了。

  这么呆的儿子,他以前怎么会那么担忧,害怕,将来他长大了, 和自己的关系会变得和曾经的历史上那样的凄凉无奈,互相猜忌的?

  “给皇阿玛做好喽。真是让朕不知道说你什么好。这果然古人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万分有道理的。”

  “瞧瞧你们俩。阿茹娜活了这些年, 还是一副骄情纵性,追求完美的性子;你那, 除了比她多了些知识学问, 也还是这么一副刻板守礼, 呆呆傻傻的模样。真真白瞎了上天赐给了你们俩这么个神仙一样的机遇。”

  康熙皇帝此刻觉得,就这俩孩子蠢笨的样子,再多活几辈子, 估计也不会增长点隐忍机变和识时务能伸能缩这些做人做事方面的智慧。

  也或许这老天就是疼爱笨孩子们?像他自己,一辈子注定是思虑万千,周旋妥协, 追求至善至美,功勋名声,可不就是要天天忙碌不停,老人们所说的那个操心的命吗?

  胤礽听着康熙皇帝的感慨之语,有点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这人的性子一旦生成,当然就是注定了的。 “皇阿玛,这不是万事都有您在吗?”